《伊斯坦布尔》书评


废墟的忧伤
——帕慕克与他的城市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既可以算作奥尔罕·帕慕克的自传,也可以当作是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传记。奥尔罕·帕慕克自1952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之后,几乎从未移居他处生活,伊斯坦布尔是他的家,也是他的精神内核、养分汲取之处。正如他自己所说,“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
我是从《我的名字叫红》这本书开始接触帕慕克的作品的,记得去年写书评时曾这样表达过我对他的喜爱:”奥尔罕.帕慕克是一位具有民族特质的作家。他的故事总是带着回忆奥斯曼帝国辉煌的欣喜和细数当下混乱的忧伤,有着浓浓的宗教底蕴,时不时会让人有一种小时候看《一千零一夜》的感觉,这是欧美作家所缺少的异域风情。”而今年看过这本自传,我竟油然而生一种感动,因为在这本书中作者无数次提到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忧伤,他用到一个词——呼愁。“呼愁”是土耳其语“忧伤”的意思,出自《古兰经》,用来表达内心深处的失落感。比如这句:当城市的忧伤渗入我,而我的忧伤亦渗入它时,我开始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就像这座城市,我是个行尸走肉、苟延残喘的混蛋,走在使自己想起下流与失败的街头巷尾。
正因如此,我心中升起一股透过文字,与作者心意相通的感受,这让我很是欣喜和感动,似乎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我懂得了作者的心境——没有比这更能褒奖书迷的了。
回到这本书本身。中文版《伊斯坦布尔》一共有两版,我买的是2018年新版的,这一版较之于2007年的首版多了很多照片和图片,有家庭照、老城照、一两百年前的绘画,当然还有博思普鲁斯海峡。作者把这本书定义为“基于视觉的书籍”,即是说文字是为照片和图片服务的。
从内容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正统意义上的自传,更多的像是一个男孩的成长与城市废墟的“呼愁”交织的故事。男孩出生在共和国新中产家庭,接触到的是最新的西方思想和新鲜事物,上的是贵族学校,这个家庭和宗教并没有很强的联系纽带。像这样的家庭当年在土耳其不算少数,哪怕是家中陈设都在极力摆脱两千年的历史文明与宗教束缚。但往往情感总是那么矛盾。人人向往西方的自由,却也人人随着老城废墟的忧伤而沉溺放纵。痛苦在荒凉、孤立、贫困的街区蔓延,生长,像是污渍般在每个人的心中缓缓扩散。正如法国作家戈蒂耶在伊斯坦布尔游览时写道:“我相信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比这条路更严峻、更忧伤,路长三里多,一端是废墟,另一端是墓地。“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人能如生活在伊斯坦布尔城中之人那样,与历史纠缠太深,惶恐、犹豫、无知与绝望。两相为难,既想继续生活下去,又想捕捉完美的时刻,品尝日常事物的同时,依然以理想为荣耀。反复思考这些矛盾——抓取生命中的某个特殊时刻并加上框,究竟是抗拒还是屈服于死亡、衰落和时间?——逐渐心生厌倦。
《伊斯坦布尔》是奥尔罕·帕慕克非常有名的代表作之一,从我个人阅读角度来说,我不算是特别喜欢——当然这是一本非常非常优秀的作品——这和我本身并不是很爱看自传有关。但不可否认,这本书可以带领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土耳其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他的其他作品。所以我会推荐想要了解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想要了解与伊斯坦布尔水乳交融的作家的书迷去阅读,你会体验到在奥斯曼帝国瓦解之后,这座曾被福楼拜预言“即将成为世界之都”的废墟之城上演了哪些凄美的故事?

后记:好久没写书评,最近意识到似乎变迟钝了,一小段评论都得半天才能凑出来,看来人不能偷懒。
已邀请:

哒小鸣 - 拥有单一功能审美原则的搭配机器人

赞同来自:


既想继续生活下去,又想捕捉完美的时刻,品尝日常事物的同时,依然以理想为荣耀... 感觉这份知识分子的矫情矛盾感听起来太真实了哈哈哈,然后看作者把这份历史的遗留写的如此沉重,我就去网上搜了搜伊斯坦布尔的照片,妈呀,这城市的历史感...真的太辉煌了,生活在里面的人,时时刻刻被历史所裹挟着真的不足为奇~
srchttp___inews.gtimg_.com_newsapp_match_0_10076046135_0_.jpg

流水清茶 - 爱臭美的小个子

赞同来自:


加入购书清单!
伊斯坦布尔,这个传奇的城市,这个厚重宗教色彩的地域,你说的我很感兴趣。下次买书的时候,一起买了!

信马由缰

赞同来自:


虽然没看过此书,不过正在看中东史。奥斯曼土耳其就和当年的清帝国差不多,然后出了他们凯末尔,中国出了孙中山,再然后就是各自向左转向右转的发展。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应该就像北平城,或者更像六朝古都南京吧。有机会也找这本书了来仔细看看。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