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与色彩编织成梦 ——印象画展


1863年,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横空出世,震惊了整个法国。画中裸体女子堂而皇之地与两个西装革履的男士共进午餐,女子正视前面,两名男士相互交谈,似乎无视该裸体女子的存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该女子的衣服,一篮水果,及一条圆面包,背景中还有一女子在小溪边。与当时盛行的学院派完全不同,马奈没有试图隐藏笔触,而是着重于用色和光影,从人物服饰色彩的变化、裸女肤色与男士衣装色彩的相互衬托中看出,明暗交错,显然已注意到光的变化。但画中背景却是模糊不清的,部分场景似未并未完成,由此这幅“大逆不道”的画作成了全巴黎嘲讽的对象。但同时也有人为之欣喜,把它当作新生艺术的灵感源泉。这批马奈的追随者们便是引领此后半个世纪绘画界风潮的生力军,他们为绘画史留下最浓艳的一页,其中就有莫奈。1874年的沙龙展上莫奈展出了自己一幅名叫《印象·日出》的画作,是他在两年前所画的故乡勒阿弗尔笼罩在冬日清晨下的景色。当时的一个评论家路易·莱罗伊看到这幅画后,就顺手在自己的专栏中造了“印象派”这个词,来讽刺这些潦草的画和这群不知轻重的画家们。但莱罗伊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留在这世上的唯一财产竟是这个在当时看来阴阳怪气的词——印象派。就这样,印象派荒腔走板地有了名字。

88C63559-2811-4703-8333-444335BD95B2.jpeg


这次画展由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主办,休斯顿艺术馆承办,名为Incomparable impressionism(无与伦比的印象派)。总展出一百多幅展品,以德加、雷诺阿、莫奈为主,也有不少不丹、毕沙罗、西斯莱、塞尚的作品,和少量梵高、高更等等。我在看展前买了两本Taschen出版的画册,一本德加、一本雷诺阿。简要介绍画家的生平和绘画经历,非常适合像我一样的入门小白,而且印刷质量也很好,推荐入手。我看完这两本之后就又买了一整套。

6A389F44-67B7-4584-88F8-4A22826B9E50.jpeg


36A13E4B-DD2B-44B8-A71A-C2D93A0371F6.jpeg


一,德加Edgar Degas
德加每个阶段的绘画主题都是很明显的,早期以人物肖像为主,之后是赛马、芭蕾舞女、浴女和晚年逐渐失明之后的雕塑、粉彩画等等。我其实是很想看芭蕾舞女和浴女的,但这次展出并没有,而多是人物肖像和赛马。

59C24A02-3379-47F6-AAD5-F3D0892FF3D5.jpeg

(Monsieur and Madame Edmondo Morbilli.1865)
1863年,德加的妹妹特蕾莎嫁给那不勒斯的堂兄艾德蒙多·莫比利,这幅肖像画是1865年这对夫妻访问巴黎时所画,当时他们刚失去了一个孩子。画中艾德蒙多的阴影笼住妻子的左边,特蕾莎一手托腮,一手搭在丈夫的肩上,眼神中带着些许忧虑和迷离。微微抬眼正视前方,仿佛刚刚从思绪漂移中被叫醒,这也是德加最擅长的,用现在的话应该叫“抓拍”。他的这种抓拍在后期的芭蕾舞女中达到了极致,静止的画布上裙角飞扬,美极了。

9DC06D19-48BD-45F4-A4C1-806191D06B0F.jpeg


27A4975B-5F55-47AF-A0E1-A8DC9329CF8B.jpeg

(Race Horses at Longchamp . 1871-1874)

十九世纪的法国巴黎非常流行赛马,马奈和德加都很爱看也爱画。德加画赛马有个特点,他不喜欢直接画赛马的过程,或者马奔跑的神态,他喜欢把主题搁置一边,画马场上的其他故事。像上面那幅,画的就是赛马之后的场景。还有下面这幅,同样在这次展出中成列,画的则是坐在马车上的一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是女主人怀中的婴儿身上,甚至连小狗都在看着婴儿,赛马却发生在远远的身后。

B6B4FE8E-1367-4FF1-9079-A14716FE02C2.jpeg

(At the Races in the Countryside 1869)
 
二,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雷诺阿,那就是“视觉盛宴”。雷诺阿 的画作氛围是愉快的、轻松的,光影婆娑的花园午餐、天真无邪的少女孩童,全都是那么美好。在看雷诺阿的画集的那两天,我觉得时光都被他晕染得异常明亮。
这次展出的代表作就是这幅

A3AC17B4-2290-4A05-A0B4-0921273D896A.jpeg

(Dance at Bougival 1883)

98F7E7BE-018B-4A70-B9EB-3E59BF078823.jpeg


其实这本应是一组,一共三幅,每幅都是180*90cm,是送给杜郎-鲁耶的房间装饰画。但只有中间这幅在波士顿美术馆,其他两幅则在奥赛美术馆,而今也不太可能看到三幅同框的时刻了。
我在看展时注意到一个看画册没有注意的细节,就是地上散落的烟头和花朵,当时觉得这个太有意思了。不知道这花朵是从哪个女孩子的头上掉落的,而且这种凌乱能看出宴会已近尾声,由此再看画中翩翩起舞的一对佳人,更带着几分半醉迷离的情欲。
 
这次的展厅布置是德加和雷诺阿共用一个展厅(莫奈独享一个展厅),二人的画作相对而立,力求沉稳严苛的德加和轻盈灵巧的雷诺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他们两个人的性格也是迥然不同的,德加为人有点刻薄,除了马奈他谁也不服,说话常常不留情面。但雷诺阿却和自己的作品一样,温柔细腻,是个很是谦逊温婉的绅士。二人经常有矛盾,可很有意思的是,雷诺阿晚年有一幅巴黎政府的订件,画的是弹钢琴的的两个女子,而背景上挂 的两幅画却是德加的赛马和芭蕾舞女。

59861767-043A-4C08-A0B7-29D0FB47C2BD.jpeg

(Yvonne and Chrisine Lerolle Playing the Piano. 1897 )

至于德加和他的好友马奈的爱恨情仇,也是飘忽不定,时常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1868年德加为马奈夫妻画了一幅画,据说是马奈不满意于德加画的自己妻子的脸,所以把右半边给撕了,这幅画现在在日本,撕掉的一边也没办法再找到了。

7742B426-B0C8-4CFB-8B51-BA7B447655C3.jpeg

(Monsieur and Madame Edouard Manet. 1868-1869)
 
三。莫奈Claude Monet
能靠一己之力独占一个展厅的只能是莫奈了。这次展出涵盖的还是很多的,睡莲系列、干草垛系列、威尼斯系列都有。

CF01C1D2-50DB-435C-9DDE-7182C3776F64.jpeg


60E14D6F-A155-46FE-B43B-EDDA0446BD0B.jpeg


8A7DB9A0-40D9-4AAB-93C0-1D8C63788DBA.jpeg


我自己很喜欢的是两幅小作。
一幅是雪后的街道,类似题材莫奈也是画了不少。画中雪后道路中间有些许踩实了的痕迹,在北方生活过的都知道,这样就会很滑,而且是个斜坡,背袋子的人是避到两边行走的;另外就是光线的处理,雪后的晴天,稀薄的阳光刚能透过云层,却还不足以到温暖的程度。

D04031C8-1EFB-4345-B29F-13B51337F7A7.jpeg


第二幅是莫奈为妻子卡梅拉画的肖像。
众所周知,莫奈是以自然风光见长的,但他也有很多肖像画,尤其是早期,而这些肖像画的大部分主角都是卡梅拉。1866年,莫奈第一次参加沙龙画展,参展作品《穿绿裙子的女人》,画的就是卡梅拉(但不太懂为什么能把十九岁的少女画这么老)。之后一系列作品中,最有名的就属《撑伞的女人》了。可惜的是卡梅拉在三十二岁就因病去世了,莫奈还画过一幅卡梅拉死去的画像。

990BE601-F83C-475C-85E8-BFB2376CD5E2.jpeg


070AC9B5-1B30-4DD7-81BA-BAD3B17EB007.jpeg


这次展出的这幅也很有名。玫瑰花在阳光下绽放得异常耀眼,身着蓝白条纹裙子的卡梅拉做着针线,并没有抬头,但却满是温柔。旁边是玩耍的孩子,还摆放着一个小木马,画者和画中人似乎已达成一种默契,无需语言已可传达爱意。
 
F27E8E60-1D48-418A-B729-BD6B2D9FDDCE.jpeg

(Camille Monet and a Child in the Artist’s Garden in Argenteuil. 1875)

有趣的是,这次还展出了一幅雷诺阿笔下的莫奈夫人卡梅拉,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完成。
 
7DEC6034-B2B6-4E44-BCA1-768BF258A2E1.jpeg

(Woman with a Parasol and Small Child。 1874-1876)

不同于莫奈浓烈的颜色,雷诺阿下笔犹如羽翼般轻盈。坐在草地上的卡梅拉手执一柄阳伞,白色的裙子上散落着蓝色和粉色的光斑,甚至胸口都有草丛的影子。这次卡梅拉眼神直视着前方,下巴微微收起,沉静温柔。
雷诺阿的这幅画被德加批得一无是处,说他该不会是用羊毛球画画吧哈哈。我挑不出自己更喜欢哪一幅,各有千秋,都很喜欢。你呢,你喜欢哪一幅。
其实早在十年前,他们二人的风格已然不同了。雷诺阿和莫奈最著名的一次联动应该是二人在1869年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画的《青蛙塘》,下图第一幅是莫奈版,第二幅是雷诺阿版,同样的场景呈现出来的感觉是不太一样的。

A942C0AB-B680-4B73-ABE2-EFE20EA79A52.jpeg


8CDA87A4-9156-4D89-B1B1-192DA26FF312.jpeg


四,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的三个小兄弟,塞尚、梵高和高更,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男同学啊。但这次展出的作品比较少,这里就不展开说了,以后再单独拿出来写一篇。尤其是塞尚,二十年如一日地画同一座山,从最初的“看山是山,看谁是水”到最后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解构由此而来。几年之后,一个西班牙小伙无意中看到了塞尚的画,似乎悟出了什么,他就是毕加索。
下面两幅其中一幅是梵高的,一幅是高更的,大家可以猜猜哪幅分别是谁的。应该不是很难,梵高的风格很是明显。

5DC8F1E8-F469-46F6-B8C9-69984D56CC95.jpeg


AEBC4423-AB7F-48C7-A1EB-59B75C82485B.jpeg


五,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
自从知道欣赏印象派的画要学会看光之后,我仿佛一下子懂得趣味在哪里了,比如德加芭蕾舞教室的光线和角度,地板上的裙摆阴影;比如雷诺阿花园间的裸女身上的树荫;再比如莫奈那灵动的水面波纹。但这次看展最震撼到我的却不是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师,而是一个男人的裸体。

9C74ED46-1A35-4AFA-9A62-24BFF73236F5.jpeg

(Man at His Bath. 1884)

这是一幅非常大的画,145*114厘米,挂在入口的墙上。画面上一个男人刚洗完澡,正在用一条毛巾擦拭上半身,衣服和鞋摆在角落。刚走出浴缸踩在地面的水渍还没干,光线从左侧照进房间,男人腿部的明暗对比依稀可见,就连浴缸的效果也是如此。
这个光线的处理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但我并不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后来又陆陆续续看到几幅他的作品,而且在休斯顿艺术馆自己的馆藏内我又找到了他的两幅作品。其中一幅橘子树下也很喜欢。

EA999817-5652-43AD-958F-734D2FB63F4F.jpeg

(Les Orangers. 1878)

慢慢从介绍中了解到卡耶博特的故事。最初大家都以为他是一位收藏家,或者画商,直到近几十年,他的画作才开始在各大拍卖行出现,大家惊讶地发现原来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画家。至于为什么会不被大家熟知,这就要从他的身世说起了。卡耶博特家里很有钱,是非常有钱,所以他从来不卖自己的画,画画纯粹是兴趣爱好。不但不卖自己的画,他还不断在收集同行朋友们的作品,更不忘时不时接济一下交不起房租的老伙计们。1876年,卡耶博特立下遗嘱,表明自己死后要把珍藏的68幅画作悉数捐给法国政府,其中没有一幅是他自己的,遗嘱执行人是雷诺阿。当卡耶博特45岁英年早逝时,雷诺阿决定完成他的遗愿,但当时的法国政府并不愿收印象派的画作,觉得这不算艺术,后来几经周折好说歹说才勉强收了38幅。

上文中提到的那幅《洗完澡的男人》是2011年波士顿艺术馆在拍卖行以一千七百万美金的价格买下来的。为了筹集资金购买这幅画作,波士顿艺术馆不惜卖掉8幅馆藏,其中有几幅还是社会捐赠的,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而且更惊人的是,这8幅馆藏多是出自于名家之手,名气远远大于卡耶博特,如莫奈、雷诺阿、高更、西斯莱等等。人们纷纷表示不解,为何要用这么多名家之作换一个男人的屁股,谁愿意花钱看一个男人的屁股呢。
卖掉的8幅画作共筹得一千八百多万美金。
我放出几幅让大家看看,感觉一下值不值得。
 
BED0E1F6-1545-406A-9A08-5E2998541039.jpeg

(View from the Artist’s Window. Pissarro. 1885)
 
8FEC119E-D8E2-43F0-8F98-92A22623F07D.jpeg

(Overcast Day at Saint-Mammes. Sisley. 1880)
 
0668FD33-7DC7-4282-BA59-0FB263D7E2CB.jpeg

(Forest Interior. Gauguin. 1884)
 
53F050A6-DA05-4A54-9134-0EBA0BC399E5.jpeg

(The Fort of Antibes. Monet. 1888)
 
CD82B626-53B6-4423-877F-5CD28ADCC682.jpeg

(Bust 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 Renior. 1890)
 
六,巴齐耶Frederic Bazille
波士顿运来的一百多幅里并没有巴齐耶的作品,但没想到休斯顿馆藏里居然有一幅。巴齐耶、莫奈、雷诺阿和西斯莱是四个极其要好的朋友,巴齐耶的天赋也绝不比任何一个人差,只可惜他1870年在普法战争的战场上不幸中弹身亡,年仅29岁。所以他留下的画作没有很多,这次看到的这幅是巴齐耶死后在他的工作室中找到的遗作。画作并未完成,底部的花丛和小男孩还都没有画。画中在晴日花园中浇水的男子年纪也是二十出头,和巴齐耶同样的青春,可作画之人却再也没有办法回来了,看得有点难过。
 
99152B41-7355-4A17-A0E1-D6D3B5508AB5.jpeg
已邀请:

JasmineSz

赞同来自: 流水清茶


这也是印象派的配色吧@哒小鸣

XHS_164342645609001021o013owr5ymg9m3010wdwxtdidb6z3_mh1643426513218.jpg


XHS_164342645356301021o013owr5ymg9m3010wdwxt7bhhx76_mh1643426538206.jpg


XHS_164342645092601021o013owr5ymg9m3010wdwxt864i192_mh1643426574752.jpg


XHS_164342644826501021o013owr5ymg9m3010wdwxta8820kn_mh1643426595916.jpg


XHS_164342644468201021o013owr5ymg9m3010wdwxt943ps6c_mh1643426622595.jpg


XHS_164342644168001021o013owr5ymg9m3010wdwxtbvs4b2h_mh1643426648161.jpg

流水清茶 - 爱臭美的小个子

赞同来自:


谢谢你带我又拓展了不一样的知识点。
1.德加画的那幅画,我觉得马奈不满意的是,德加把自己画成了那副散漫的样子吧,借口妻子不满意撒气,哈哈哈
2. 同样是卡梅拉,我更喜欢莫奈的那副玫瑰花下的卡梅拉耶,,觉得玫瑰的热烈绽放更美好,更温柔些。(说到这个,我突然想到一个我印象中的事情,画家们的妻子过的都挺惨的,不知道对不对,不是疾病缠身,就是被穷苦所困,总给我一个生活艰难的印象)
3. 后印象派,我猜第一幅是梵高的,第二幅是高更的。我更喜欢梵高,哈哈哈,我喜欢颜色明快的。

哒小鸣 - 拥有单一功能审美原则的搭配机器人

赞同来自:


哇,羡慕啊!那个问题太送分了,梵高的笔触太有特点了。你找这幅尤其梵高😂
莫奈的雪后街景,把雪后阳光的薄冷感捕捉的好真实啊,The Old Fort at Antibes竟然被波士顿美术馆卖了?what????
我一直觉得莫奈的光影捕捉的太绝了,今天突然想,会不会他用了相机,否则转瞬即逝的美好光线,他怎么会记的那么准确。百度搜了搜,据说莫奈、德加都会用相机辅助画画,但主要是构图方面,因为那时候好像还没有彩色相机。

寒影

赞同来自:


印象派对世界画坛的影响太大了,他们每个人的风格都很突出,所以全员大师。
现在的我喜欢他们每个人,第一次见到印象派作品还是个小学生,记得很清楚,是雷诺阿的亚麻头发的少女,感受一般,那会儿我还是喜欢安格尔,后来一次次看到莫奈梵高高更德加…的作品,痴迷于干草垛,舞女,阿尔的吊桥,塔希提的少女…我已经说不出更爱他们谁的作品了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