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读书报告


        小学三年级选报兴趣小组,班主任私自做主把我的兴趣从“二胡”改成了“作文”。这段“包办婚姻”我打心眼儿抵触,但也无可奈何。第一堂作文课主要讲写作中真情实感的重要性。老师布置了课后作业:写一篇名为“晚饭后”的作文,并强调不在乎字数多少,但一定要真实。在这里我要把自己的原文贴出来——看客莫慌,因为我的作文只有一句——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看电视剧。完美贴合了字数和题材的要求,我甚至有点儿沾沾自喜。当然对这种“皮紧”的行为,老师也是废话不多,让我出去站着。满腹委屈的我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二十年过去了,而今我自己居然主动地、乐此不疲地、没有任何目的性和功利心地,持续记录自己看完每一本书的心得感悟。看来“父母之命”也没那么糟糕,相濡以沫中,我爱上“她”了。
 
B2802F47-F796-4D2A-81E8-D4114DB0E607.jpeg


        相较于去年的读书报告,今年数量上基本持平,但英文阅读比重所有增多。全年一共阅读二十八本书,其中十本中文书,十八本英文书,完美实现年初设定的“至少十本英文书”的小目标,给自己鼓掌。接下来,我会把这二十八本书分为四个主题——“时代·期待”、“他乡·故土”、“光影·文字”和“童话·死亡”。
第一章   时代·期待
        下图右边是2021年2月1号的时代周刊,封面记录下第46任美国总统Joe Biden的就职仪式,由此宣告这场持续一年、以“理性声音的回归与胜利”为结局的“权力的游戏”终于落下帷幕。而这胜利的背后,绝对少不了一个人的支持。为了给老友加油打气,他的自传也“恰恰好”在选举白热化的时期推出,即这本——
A Promised Land
By Barack Obama
 
79D021A7-8F34-4FC0-90AA-E4F3A6F16B38.jpeg


        去年我看过Michelle Obama的自传,和Michelle偏重于女性成长和身份转变不同,奥巴马的自传更侧重于政治。少量篇幅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和早期从政经历,一多半的笔墨放在了他的第一个任期(2009-2012年)。内容涉及应对金融危机,提高就业率;军事与外交,伊拉克撤军、对阿富汗塔利班和伊朗制裁、与中俄的外交;医疗改革,全民医保的推行;能源与环境,2009年《哥本哈根议定书》的续签,墨西哥湾漏油等等。在谈及中美外交时,我并不是很喜欢他的态度——极其典型的美国人的傲慢。虽然不可否认他讲的很多是事实,但无关对错,是这种傲慢的态度让我不舒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翻翻我的书评,我就不在这儿贴了。
        不难看出这是一本时政感很浓的书,不少章节确实会有阅读难度,尤其对于我这种不关心时政的人。但奥巴马的文笔确实不错,故事讲得跌宕起伏,比如猎杀本拉登那一章。文风也是风趣幽默,时不时穿插自己的家庭生活,整体看下来并不会乏味。
        如果你想要看现实版《纸牌屋》或者对美国总统的生活感兴趣,这本书我很推荐;而如果你恰好对美国政治有一定了解,知道两党的一些大佬成员和各自政治主张,那阅读此书会非常有意思。
 
这是我从奥巴马自传《A Promised Land》中种草的一本书——
Night
By Elie Wiesel
 
69BCEEC6-E212-4044-ADBD-1F2EA8BC2ABE.jpeg


        二零零九年奥巴马应法国总统萨科齐之邀,出席“诺曼底登陆六十五周年纪念仪式”。在去法国之前,奥巴马总统先去了一趟德国,并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陪同下,参观了布痕瓦尔德集中营(Buchenwald concentration camp),这是二战期间德国境内最大的集中营。这次行程中有一位特殊的客人——作家兼诺贝尔和平奖得主Elie Wiesel,Elie Wiesel是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幸存者。
        Elie 出生在特兰西瓦尼亚的一个小镇——Sighet,直到1944年春,二战的战火才波及到这里。一系列举措逐一展开,此时党卫军对处理犹太人的流程已经非常娴熟,可小镇居民却一无所知。被宵禁,没收珠宝首饰,强制佩戴大卫星,禁止踏足餐厅等公众场所,禁止宗教活动,搬入隔离区,最后被送上火车。当时的Elie Wiesel只有十五岁。
        他们一家先被带到了比克瑙(Birkenau),俗称“奥斯维辛二处”,铁丝网随意圈出的一块地狱。夜色渐浓,卡车依然不停地工作,轰隆隆来回穿梭,一车车卸向事先挖好的深坑,那是成堆婴孩的尸体。远处浓雾弥漫,隐约可见半空中矗立着的巨型烟囱,空气里散出刺鼻的味道,是人体化为灰烬的味道。
        夺走Elie Wiesel人生希望之火和他挚爱亲人生命的暗夜由此开始。
        《Night》是本只有百十来页的小册子,内容却异常沉重,纽约时报对这本书的评语是:“A slim volume of terrifying power”。在陪同奥巴马总统和默克尔总理参观时,Elie Wiesel早已是八十岁的老者。我很震惊于他的温柔平和,好像书中真实记录的苦难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阴影。他缓缓诉说着在集中营期间如何生存,如何多获得一块面包,大人们又是如何秘密教授孩子们数学、历史和诗歌,为的就是让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自由地生活,就如今天。同时老人也表达了对当前争取人类平等事业进程的担忧,对种族问题产生的新的思考,对世界各地依然存在的饥饿、不公、政治迫害等现状的忧虑。也期待更多如马丁·路德·金这样的人出现,相信正直勇敢会为世界带来不同,对自由和平等仍怀抱希望。我被这份悲悯之心深深打动了。强烈推荐这本!
 
如果提到种族问题,相信很多人一定会想到这本——
To Kill a Mockingbird
By Harper Lee
 
AE94BD53-B546-4F53-93CE-4A91059B4732.jpeg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燥热异常的阿拉巴马州。小镇Maycomb上有这么一户人家,小女儿Scout调皮可爱,年长她四岁的哥哥Jem性格倒是温柔不少。母亲早逝,爸爸Atticus已年近五十,是位律师,为人谦和,深得镇上居民的敬重。故事前半部分就在孩子们调皮捣蛋中过去了,接下来的一年却不太一样。爸爸接了一桩棘手的案子——法庭指派他为Tom Robinson辩护,因强奸罪逮捕入狱的Tom 是个黑人,而那个指控他强奸的女孩是个白人。三十年代的美国南方,这个案子的结局都写在肤色上了,辩护律师只需走个过场。但Atticus却不这样认为,他顶着巨大的压力,甚至不惜与全镇为敌,一身孤勇,誓要还无辜者Tom一个清白。
        这是一本可看性非常强的书,情节很吸引人。而它在美国文坛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却不仅仅因为它的可读性,更多的是它的历史意义。《杀死一只知更鸟》发表于1960年,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黑人平权运动最重要的阶段。1954年,时任大法官厄尔·沃伦领导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发起了一场“自由主义”宪政运动,逐渐开始摧毁美国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自此之后一系列黑人平权运动陆续开始。1963年马丁路德金发表《I Have a Dream》演讲;1967年洛文诉弗吉尼亚案,判决禁止公立学校和公共场所内的种族隔离、裁定包括弗吉尼亚在内的17个州反异族通婚法违宪等等。伴着这一波波民权声浪,《杀死一只知更鸟》横空出世,作者把背景放在了距离自己三十年的南方州,与当时如火如荼的民权运动形成强烈反差,似乎是来自历史的呐喊,更是对自由与平等的渴望!
        同时《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另一个时代意义是其对法制的思考。全篇中我最喜欢父女那段关于“正义”的探讨: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一个地方可以不管你的身份、信仰、肤色、财产,允许你以一个独立的人格存在——无高低贵贱之分,与他人平等的独立人格,那就是法庭。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的司法体系似乎并没如书中期望般发生太多改变,民权运动也被保守力量拖拽着举步维艰。但短短几十年,我们又怎可轻言历史已盖棺定论?甚至我们应倍感荣幸,因为我们恰在历史进程中!一个“法治”的社会形式,一个平等、自由的未来都将因我们的努力而越来越近!
 
接下来这本应该是我们目前最关心的议题——疫情
The Great Influenza
By John M. Barry
 
DADED2BB-8A38-4E54-8B2A-5B9C149CB33B.jpeg


        但我想说,这本书实在太难读了。写得毫无章法,其实不应该叫《大流感》,而应该叫《美国现代医院的起源与发展》。通篇都是美国医学史上能留下一笔的人物介绍,他们的生平履历、科研成果、甚至人物性格。好不容易讲到大流感的段落,要么就谈当时的美国政坛,要么就又转回某位医学奠基人的科研进程,跑偏得不知所云。我翻了大概两百多页吧,实在看不进去了,彻底放弃。这也是我从小到大读的书里唯一中途放弃的一本(除了专业教材)。
 
最后是一个女孩的故事——
Educated
By Tara Westover
 
306804A4-E5E6-439F-8D7F-EF786ABE9B91.jpeg


        若是你有去黄石国家公园旅行的计划,你会发现距离黄石最近的机场在五百多公里以外的盐湖城。租车一路北上,途径犹他、爱达荷、怀俄明,路上请谨记两条:一,油箱加满,因为你不敢保证下个加油站在哪里;二,享受孤独吧,恭喜你进入无人之境,很有可能你唯一看到人的机会就是加油。我们的作者Tara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然这绝不是她这本自传畅销全球的理由,而是她那惊掉下巴的成长经历。
        Tara十七岁之前从来没进过学校、没有出生证明、没有去过医院(包括她的出生)、没有一切可以证明她存在的政府文件,而这一切都归因于她的爸爸——极端宗教分子、躁郁症加偏执狂。这本书是2018年出版的,我敢说如果我在疫情之前读,可能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现在听过各种不打疫苗的奇葩理由之后,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坚信比尔盖茨在疫苗里植入监控自己的芯片。曾经觉得好吧,虽然理由很扯,但这是你的自由,我不赞同但选择尊重。可看这本书时,我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长期生活在患有躁郁症父母身边的孩子,患病几率极有可能加倍,一是因为基因倾向,二是压抑的环境和父母关爱的缺失会导致孩子情绪紊乱。这样看来,成人的自由意志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Educated》的中文译名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句话出自《圣经·诗篇》“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故事中的Tara确实也如小鸟般“逃离”了,但这个过程相当痛苦。相信很多和原生家庭撕扯的人一定有共鸣,因为这其中有爱。但就像Tara在采访中说的,You can love someone and still choose to say goodbye to them. You can miss a person every day and still be glad they are no longer in your life.
        写书评时发现,这本书的中文版进入豆瓣图书top 250了,说明不少人都被这个真实的故事所打动,我也很推荐这本。而且英文版也不难,我觉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直接选择原版。
        从惨无人道的集中营到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的出现,从六十年代知更鸟的善良之歌到爱达荷女孩挣脱家庭束缚,你看得见时代的脚印吗?你相信未来会更好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会满怀欣喜、期待明天。
 
第二章 他乡·故土
首先是一段中世纪英格兰传奇史诗——
金雀花王朝
作者 丹·琼斯
译者 陆大鹏
 
72CFC86D-C1A9-43DC-BB7B-3CCA4E2A4153.jpeg


        “金雀花王朝”这个名字的由来很浪漫。第一位君主亨利二世的母亲玛蒂尔达是诺曼王朝国王亨利一世的女儿、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海因里希的皇后,父亲是安茹伯爵若弗鲁瓦。传说若弗鲁瓦是个身材高挑,相貌英俊的男子,他很喜欢在头发中佩戴一枝亮黄色的金雀花,于是便有了“若弗鲁瓦·金雀花“这个称号。金雀花王朝由此得名,也有人称之为“安茹王朝”。
        上承“征服者”威廉开创的诺曼王朝,下启兰开斯特王朝;从1154年亨利二世继位,到1399年理查二世的被废和惨死,金雀花王朝跨越245年之久。这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至今仍在英格兰大地上传唱着不朽篇章。有开疆拓土、将一半法兰西尽收囊中的亨利二世;有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吟游诗人口中对战萨拉丁的伟大骑士——理查一世;对司法和财产迷之热爱的约翰国王,无意间促使了《大宪章》的签署;虔诚的信徒亨利三世氪金买圣物;爱德华一世在威尔士和苏格兰的南征北战,他就是《勇敢的心》中老国王的原型,苏格兰英雄威廉·华莱士的传说便发生在这时;爱德华二世与皮尔斯·加韦斯顿的奇特恋情,最终落得个被逼退位的下场,幕后操手竟是自己的王后和王后的情人;少年英主爱德华三世,挑起英法百年战争,曾俘虏了法兰西国王;直面农名起义军的十六岁君王理查二世,最终因暴政丧命。一段段令人血脉贲张的故事,精彩程度不亚于小说。
        这一时期的英格兰,国王、贵族、教廷,三方相互制约、互相协作。宗教氛围浓郁,艺术和建筑被哥特风所主宰;贸易发达,财富开始积累;军事实力逐步提升,尤其是海战实力;议会、司法和《大宪章》初具规模,政体逐渐完善。托尔斯泰说,“英国人很自信,其理由是他是世界上组织最完善的国家的公民,再者,一个英国人永远知道他应当做什么,而且知道他作为一个英国人所做的一切都毫无异议地正确。”而英国人的骄傲和自豪都始于这一时期——金雀花王朝。
 
        圆桌骑士的美名与事迹在大不列颠土地上颂扬,嘶嘶马鸣,铁蹄踏踏,勇敢的传说踏着海浪,漂进十七世纪一个西班牙“游侠骑士”的心坎儿里。他就是——
堂吉诃德
作者 塞万提斯
译者 杨绛
 
F466F5D3-AE58-48F7-9A1E-283194FC853D.jpeg


        《堂吉诃德》当年有多火?据说有这么个故事,当时的西班牙国王斐利普三世在阳台上闲坐,就见远处一个学生一边看书一边狂笑。国王断言这学生一定是在看《堂吉诃德》,不然就是个疯子。果然,他读的正是《堂吉诃德》。
        相信很多人对《堂吉诃德》的故事梗概都略知一二。话说有个乡绅,家道还算殷实,唯一的爱好就是看骑士小说。有天他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要当游侠骑士,锄强扶弱,重振早已衰落的骑士道。但每个骑士都得有个心上人呀,或是公主,或是王后,还必是一等一的美人儿。这绅士年近半百,一直未婚,哪里结识过什么美人儿,就只认识隔壁村某个壮实的村姑。便是她了!以后她就是杜尔西内娅小姐,一生作她的奴仆,性命与荣耀通通交付与她。当然他也给自己起了个响亮的名号——堂吉诃德·台·拉·曼却,一切就绪之后便骑上马,闯荡江湖了。
        本是年近花甲之人、颠沛流离时的排遣之作,却不想造就了一部传世经典。但我必须承认,在最初的阅读过程中,我很难接受堂吉诃德的“傻”。直到后来才慢慢发现,他的勇气很真实,也被他感动了。尤其在面对非洲狮时,他说:“我既然有幸充当了一名游侠骑士,见到自己分内的事就不该回避。我明知和狮子搏斗是鲁莽透顶的,可是正是我该做的事呀。我知道鲁莽和懦怯都是过失;勇敢的美德是这两个极端的折中。不过宁可勇敢过头而鲁莽,不要勇敢不足而懦怯。挥霍比吝啬更近于慷慨的美德,鲁莽也比懦怯更近于真正的勇敢。”
        试问有几人能做到如此勇敢?问出这个问题,我仿佛把自己内心的怯懦摊开示众。如今的“堂吉诃德”已不单指这个落魄骑士了,他代表了一类人——我们习惯把这类人和“理想主义者”画等号。我们笑他们,却从来不敢低估他们;我们害怕他们,怕他们反衬出自己的虚伪与丑陋。
        这本名著的可读性很强,语言通俗易懂,故事也很精彩,只要开始看就根本停不下来。另外我一定要推荐杨绛先生的译本!实在是太好了!很多词句的斟酌拿捏都特别到位,很是传神。而且看杨绛先生的译者序也是获益良多,相较之下,我的书评便可不看了。
 
接下来是我最爱的俄国文学时间。
第一本

作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娄自良
 
2403D307-4B65-4439-B676-F87E27E1379F.jpeg


       一八六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莫斯科近郊的彼特罗夫农学院发生了一桩轰动全国的谋杀案——该校学生伊万诺夫被残忍杀害,并弃尸池塘。经查凶手是死者的同学——涅恰耶夫,该人曾在国外接受无政府主义阴谋策略,回国之后便联合几个同学建立了一个地下小组,自称“人民惩治会”,伊万诺夫就是其中一员。涅恰耶夫哄骗小组成员说他们的地下组织已遍布俄国,还假冒反政府组织秘密的联络员,实则都是无中生有。不久后伊万诺夫打算退出小组,这引起了涅恰耶夫的不满,他便以伊万诺夫要向当局告密为借口,迫使“人民惩治会”的成员合伙将伊万诺夫杀害。
        《鬼》就是取材于这个真实的故事。可以说这是目前为止我读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最难懂的一部,前半部分很拖沓,将近过半都不是很了解到底要讲一个什么故事,甚至不知道主角是谁,直到最后的两三百页才渐入佳境。
        书中的人物大致有三种。一是以涅恰耶夫为原型的彼得·斯捷潘诺维奇,这是“虚无主义”的代表,否定一切社会传统和道德准则,却决口不谈未来的社会制度;第二种“斯拉夫主义者”,认为惟有俄罗斯民族才是“神意的载体”,需保有东正教的纯正性,拒绝接受任何西方思潮的鼓吹和影响;第三种是无神论者,就如基里洛夫,他相信神的必需性,却不接受现在普遍定义的神。 “无神论者”的存在是基于理性思考和科学发展的产物,他区别于前二者,少了一些盲目,多了几分冷静。但哪怕像基里洛夫这种接受过西欧正统教育的学者回国之后似乎也找不到出路,除了自杀。
        无论是进步青年的“虚无主义”、还是捍卫旧传统的“斯拉夫主义”、亦或是散发人性光辉但拒绝神性的“无神论者”,都无法成为民族历史与未来的纽带,空洞乏力,很是苍白。那究竟何种“主义”能带领斯拉夫民族走向“重生”?俄罗斯灵魂又该何去何从。
         这本书饱含着大师晚年对民族的满腔热爱和无尽担忧,这个曾得上帝荫庇的帝国已被“群魔”缠绕、病入膏肓。悉数上演的“主义”们又皆为疲乏之流,斯拉夫民族“重生之路”茫然不得知。不过他还是坚信,要爱这片土地,她哺育了我们!要爱古老的信仰,这是俄国生活方式的“独特根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并不多,我现在倒是有点舍不得看的意味,今年也就只读了这一本。虽说这本懂很难,我也是在写长书评中才慢慢理出一点思绪,并不敢说自己完全读懂了。但我还是很喜欢这种“有嚼劲儿“的作品的,有意思。
 
第二本
《战争与和平》
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刘辽逸
 
7DDE40EC-2F4B-49EE-A668-9E8EDF8DF2CC.jpeg


        关于这本书,我看过各式各样的书评,比如“这是一本史诗级的巨著”,比如“这本书揭露了…”、“这本书批判了…”,再比如“这本书写了五百多个人物,叙事宏大,寓意深远”等等,但从来没有人说过这是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精彩到我一度掉眼泪,不忍心再看下去。
        托尔斯泰出生于1828年,《战争与和平》成书于他的中年时期,但书中的故事是发生在1805—1820年间。托尔斯泰写作时正值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利用民族主义情绪,诱导奥地利向普鲁士宣战,双方意在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也就是1866年的奥普战争。由此托尔斯泰萌生出想要借助战争分析历史运行规律、以及分析推动历史进程的关键因素的想法。于是他选择了俄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卫国战争,即抵御拿破仑的俄法战争。1812年夏,横扫欧洲的拿破仑率军70万,渡过涅曼河,正式向俄国开战。俄国的统帅是叶卡捷琳娜时期的名将——“独眼将军”库图佐夫,双方在波罗金诺展开殊死搏斗,书中着重描写了这场战争的血腥惨况,以及随后的莫斯科失守。
        对于战争,托尔斯泰有着庞大的哲学历史观,书中的历史思辨部分有点晦涩难懂,但毕竟是第一次读,我也不求自己能完全读懂(要正视自己的智商)。但要说到故事那就精彩了。据说托尔斯泰当初想了十几种开头,最后选定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晚宴形式。在这场宴会中,全篇的主角几乎悉数登场,交谈间每个人的性格展现地淋漓尽致。两个男主安德烈和皮埃尔是好朋友,安德烈这时并不讨喜,他出生贵族,但厌弃贵族,傲慢清高,迫切要去战场证明自己;皮埃尔刚从法国回来,是老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没名没钱没地位。之后战争开始,两个人的命运一步步发生变化,性格也慢慢转变。如所有俄国小说一样,《战争与和平》人物特别多,尤其是开篇这场宴会,但一定要忍住!看过这场宴会再看一场宴会把女主等出来,你就赢了!而且一旦进入剧情根本停不下来。
        这是一本极具俄罗斯民族特质的书,我这几年真的非常爱俄国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是神话落幕的角斗场,不管是拿破仑还是之后的希特勒都折戟于此。或许是因为酷寒的天气,抑或是因为喀山圣母对斯拉夫民族的眷顾,总之这个民族有着不同于欧洲任何民族的独特魅力,甚至连他们身上的无数缺点都成了“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托尔斯泰在书中就总结道:俄国人自信是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因为他不相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完全知道的。
        《战争与和平》是我读的第一本托尔斯泰的小说,以前接触最多的俄国作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二位大师都生活在尼古拉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期间,这段时期的俄国很不稳定,国内潮思涌动,迫切需求变革。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年轻时就是个激进的革命者,还曾被判处死刑(后改为了流放);但托尔斯泰则不同,他更像一个冷静的智者,俯瞰历史变迁。两位大师的风格相差也是很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带有阴郁的色调,着重探讨个人内心的苦闷挣扎,多伴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而托尔斯泰的作品色彩是明快的,有晚宴、舞会,散发着美酒和香水的气息。二者风格迥异,不分高下,同样精彩。
 
第三本
A Gentleman in Moscow
By Amor Towles
 
14B0C957-3639-43C1-9435-31F0A9A6C13A.jpeg


        虽是本美国文学,但故事是有关俄国的,我就放在一起了。
        故事开始得很安静。1922年莫斯科的一个夏日清晨,Alexander Ilyich Rostov伯爵因为某些原因,被囚禁在红场旁的一座酒店,终生不得外出。当时他33岁。囚禁地当然不是他之前的豪华套间,而是一个狭窄闭塞的小阁楼,七零八落间搬了过去。
        心境不因居住条件而起伏,这是绅士的教养,也是伯爵优雅的回击。而且他还有朋友,一个是同样“困”在酒店的女孩Nina,一个是伯爵大学期间的挚友。一个每日做伴,一个偶尔拜访,日子也不错。但一年呢,两年呢,五年呢,十年呢…
        故事从1922年至1954年,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多年,也是俄国乃至全世界最动荡的几十年。窗外世事变迁,窗内伯爵的生活也绝非一帆风顺。他经历了什么?故事非常精彩,我不想记流水账去破坏阅读体验,大家一定要看。
        作者Amor Towles本科毕业于耶鲁大学,硕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英文系,用词确实要高级很多,对我而言有一定阅读难度。所幸故事太棒了,不至于读不下来。他一共只有三本书,第一本Rules of Civility发表于2011年,并获得当年的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第二本即是这本《A Gentleman in Moscow》,也是当年的畅销书。今年十月份又出版了他的第三本书——《Lincoln Highway》,目前评分非常好。其他两本我也都买了,希望能在明年的书单中看到。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俄国与“净土”无关,但伯爵却把这座囚禁自己的酒店当作世外桃源,在这里他播撒了爱和希望,并收获了新生。不但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他人。不久我们即将挥别2021,也愿迈入新一年的我们都能拥有如伯爵一般随遇而安的坦然、享受当下的从容、和不放弃希望的勇气。
 
说完俄国文学,我们再来一本我很喜爱的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自传:
《伊斯坦布尔》
 
1B9FF1B5-B20D-4B3B-A4B0-16AEDE59D285.jpeg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既可以算作奥尔罕·帕慕克的自传,也可以当作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传记。奥尔罕·帕慕克自1952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之后,几乎从未移居他处。伊斯坦布尔是他的家,也是他的精神内核、养分汲取之处。正如他自己所说,“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
        我是从《我的名字叫红》这本书开始接触帕慕克的作品的,记得去年写书评时曾这样表达过我对他的喜爱:“奥尔罕.帕慕克是一位极具民族特质的作家。他的故事总是带着回忆奥斯曼帝国辉煌的欣喜和细数当下混乱的忧伤,有着浓浓的宗教底蕴,时不时会让人有一种小时候看《一千零一夜》的感觉,这是欧美作家所缺少的异域风情。”而今年看过这本自传,我竟油然而生一种感动,因为在这本书中作者无数次提到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气质,用的就是“忧伤”(原文他用了一个词——呼愁,“呼愁”是土耳其语“忧伤”的意思)。我感动于与作者的心意相通,没有比这更能褒奖书迷的了。
        从内容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正统意义上的自传,更像是一个男孩与城市废墟交织成长的故事。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人能如生活在伊坦布尔城中之人那样,与历史纠缠太深,惶恐、犹豫、无知与绝望。两相为难,既想继续生活下去,又想捕捉完美的时刻;品尝日常事物的同时,依然以理想为荣耀。这或许是了解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最适合的书籍了,城市即是他的文学缪斯。
 
“他乡”怎么能少了法国——
情感教育
作者 福楼拜
译者 李健吾
 
FA777E95-4363-434B-8190-439AB049A0F9.jpeg


        这是从《伊斯坦布尔》中种草的一本书。《情感教育》开场白的烟雾迷住了奥尔罕·帕慕克,而挑逗我阅读兴致的除了这“一片灰白的烟雾”,还有对这位带着梅毒在伊斯坦布尔造访妓院结果被妓女拒绝的法国作家的好奇(见《伊斯坦布尔》第382-387页)。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福楼拜的小说,打算正式开启法国小说之旅——是的,我想暂时从俄国文学的灰暗苦涩中逃离。但结果并不愉快,似乎水土不服。
        《情感教育》的故事是很精彩的。一个叫福赖代芮克的年轻人对阿尔鲁夫人一见钟情。为了接近她,福赖代芮克开始结交她的丈夫阿尔鲁先生,和他成为朋友,帮他还钱,甚至和阿尔鲁先生的情妇越走越近。看完我大概懂得奥尔罕·帕慕克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了,和他本人的《纯真博物馆》一样,《情感教育》也是一段隐晦的、持久的苦恋相思。男主都是设想下一段完美的爱情,每天除了呼吸,能维持自己活下去的养分就是见到爱人。不同的是结局,《纯真博物馆》结局是女主出车祸死了,而《情感教育》中的阿尔鲁夫人并没有死,甚至多年以后找到男主,倾谈自己当年对他的爱意,可惜交谈中一个细节却永远地把男主的感情尘封进了旧时光。书中是这样写的:“走回来,阿尔鲁夫人摘掉她的帽子。灯放在一只几子上,照着她的白头发。这简直像当胸一击。”
        除却故事,我的阅读很不顺畅,原因有二:其一是翻译。这个翻译实在看得我头疼,虽然李健吾老师是翻译福楼拜的权威,但我个人真的不喜欢这本。句子拗口;一些第三人称的代指模糊;还有部分剧情转折很突然(这点我不知道是原作风格,还是翻译的问题)。第二点是大量的注释,真的很大量!有些其实没有必要,比如巴黎的某个区、某个剧院,甚至是咖啡馆。看注释要从原文跳脱出来,太多的话确实影响阅读体验。还有时代背景的注释。这个故事发生在法国二月革命期间,书中有大量关于当时历史事件的描写,译者试图用注释告诉我们书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是,我并没有觉得有帮助。注释的人物、事件是孤立的,我没有办法在这一堆注释中还原出一段历史。当然,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对法国历史并不了解。阅读名家著作是需要相应的历史知识的,就像我之前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先看了《罗曼诺夫皇朝》,对故事的理解很有裨益。所以,再继续法国小说的阅读之前,我要先做功课了。
 
远在拉美的浪漫——聂鲁达
Twenty Love Poems and a Song of Despair
By Pablo Neruda
 
05C5E334-CBCB-4E25-A486-9E2E20609B42.jpeg


        聂鲁达可以说是二十世纪西语世界最优秀的诗人了,马尔克斯对他不吝赞美,甚至称他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无论何种语言”。1904年,聂鲁达出生在智利的一个小镇,那里树林繁茂、地貌复杂,他诗中不少意象都与家乡那独特的自然风光有关。他的一生写有很多作品,但最有名的还属《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这本诗集光是西班牙语的销量,在他生前就已经达到了150多万册。
        有意思的是,其实这本集子里的诗都是聂鲁达二十岁的时候写的,尝试发表在不同的报纸杂志上,但当时并没有被大众接受。主要是因为语言过于大胆露骨,写女人的身体、写情爱、写失去与悲伤,满是人性中赤裸裸的渴望。
        我买的是英文译本,译者是J. Simon Harris。聂鲁达诗歌的英文译作比较经典的是Merwin版本,Harris的其实很新,是近两年才出版的。我没有看过Merwin的,Harris在书中有说到一些自己和Merwin对某些细节处理的差异,我个人觉得还不错。另外也参考了三版中文译本:一版是李宗荣的,一版是黄灿然的,还有一版是陈黎和张芬龄合译的。这四个版本间的差异我在长书评里有很仔细对照过,这里不重复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去翻一下。我自己觉得还是英文版更好一些,可能是因为英文和西班牙语较为接近,有的词语甚至是一样的。中文的三版,我相对更喜欢陈黎张芬龄合译那一版。最不喜欢的是黄灿然那个版本,我之前还买过他译的阿巴斯诗集《一只狼在放哨》,也是很不喜欢。不管哪种语言,翻译过的诗歌总归失韵了。或许可以尝试着看英文原版诗歌。嗯,如果明年有新发现会写出来分享。
 
最后是我们的文学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作者 巴金
 
8E92000D-9A8E-43CC-AE17-88DC1483ACA9.jpeg


        我在很小的时候读过《家》,那时看的还是小人书。当时对这本书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鸣凤跳湖自杀那一段,很多年都忘不了,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看的故事了。但现在再翻,感觉这套书的缺点还是很明显的。首先是青涩,《家》的对话舞台感很重;其次故事框架太简单,尤其是《春》和《秋》,很表象。其实巴金先生也提到过这个问题,他觉得 “《家》缺少冷静的思考和周密的构思”,甚至1953年他说自己“本来是想重写这本小说”,但他后来并没有这么做,我似乎能懂他的意思。《家》出版于1931年,虽然现在看起来有诸多缺点,但当时的巴金只有二十多岁。他笔下的青年也是这个年纪,他们是那个时代最有生命力、最鲜活的力量,他们稚嫩、青涩,但很真诚。这份质朴的情感是身处那个时代的作者所能给予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了,如果重写或者改写,这份情感就消失了。
至于缺陷,巴金先生也说了,“他们(读者)最初喜欢我的作品,可是不久他们要移步向前,在我的小说里却找不到他们要求的东西,他们只好丢开它们朝前走了。那是在过去发生的事情。至于今天,那更明显,我的作品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任务,让读者忘记它们,可能更好一些。”看到这句“作品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任务”,我还是很感动的。没想到,有时候“过时”,也会让人欣慰。
       如果可以拥有一款哆啦A梦的宝贝,究竟是选时光机还是任意门,这问题困扰了我好久。而“他乡·故土”从某种意义上算是二者兼得了,文字满足了我跨越时间、跨越地域的奢求。纵使大部分时间我在独处,但我并不孤独。有时候我真很庆幸自己爱看书,不为得到什么,只是享受阅读的过程。这应该是上帝对身无所长之人最好的恩赐。
 
第三章 光影·文字
这一章的书都和电影有关。共六本
第一本
The Lady with the Dog and Other Stories
By Anton Chekhov
 
588F2C74-E77E-4118-91EB-90756A10EFD8.jpeg


        我是在电影《朗读者》中种草了契科夫这篇《带小狗的女人》。这篇在电影中算是剧情转折点,从这篇的阅读开始,男女主的感情出现裂痕。影片中男主并没有读完,所以女主和观众都不知道这个故事结局如何。电影中女主在认字之后有特意去找了这本来看,而电影外的我也很好奇,这个带小狗的神秘女人到底是谁,所以果断入手一本。
        读过之后发现,《朗读者》选这个短篇真的是很用心了。这二者——带小狗的女人和朗读者,是那么神似。二者都是灰暗调的故事,都是错误的开始,都是没有结果的收场。带小狗的安娜突然间出现在男主的视野中,二人都有各自的家庭,都抱着露水情缘的心态开始,以为可以很快抽身;《朗读者》中的汉娜也是意外出现在男主的生活里,她有讳莫如深的过往,年纪比男主大很多,她没想天长地久。但是,不约而同地,都愈陷愈深,爱情真的发生了。
《带小狗的女人》最初发表于1899年12月,此时的契科夫已步入晚年,因肺结核病情恶化而移居雅尔塔养病,雅尔塔正是这个小说的故事背景。这是我第一次看契科夫的短篇。和《带小狗的女人》一样,这本集子里的故事也多是契科夫晚年的作品,文字是平淡的、绵柔的,有一点忧伤,我很喜欢。
今年有一部日本电影,叫《驾驶我的车》,引用了契科夫的一出戏剧《万尼亚舅舅》,我也很感兴趣,打算买来读一读。俄国文学真是宝藏呀。
 
第二本
The Reader
By Bernhard Schlink
 
9DF61544-3034-4C67-9275-2B9A8A970CC2.jpeg


看完《带小狗的女人》还不过瘾,就又把《朗读者》英译本买了来。本打算从中再种草几本好书,看过之后才发现其实原作并未如电影一样提及很多书名。虽说种草不成,但不可否认这本身就是一本好书。电影完成度已经非常高了,几乎把书里的重要情节和男女主的微妙情绪都表达出来了。但看完书后我还是更偏爱原作,那种文字的柔美、细腻是声画无法替代的。
《The Reader》是德国法学教授Berhard Schlink于199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并在1997年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发行。《洛杉矶时报》曾这样评价这部小说,“A formally beautiful, disturbing and finally morally devastating novel. From the first page, [The Reader] ensnares both heart and mind.” 作者意在探讨战后德国几代人对大屠杀的理解困惑,以及新一代青年该如何面对参与或目睹暴行的那代人。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受害者和目击者都逐渐离世,活着的记忆也慢慢消失,“后人该如何处理与过去的关系”成为当时出版的屠杀文学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朗读者》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这本书的风格和《带小狗的女人》确实有许多共通之处,淡淡的,忧伤的,有点压抑,我喜欢这种风格。二者的英文版用词都比较简单,可读性很高,所以如果喜欢这这种风格又想阅读英文小说的话,非常推荐这两本。
 
第三本
Dune
By Frank Herbert
 
0F751EC9-A92C-4AF5-BE88-A9D6D3349C7E.jpeg


得知电影版的确切上映日期,我便买了这本书,想在观影前翻阅一遍,以便更好理解(主要是担心英文不好听不太懂)。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科幻题材的英文版,读之前很怕太晦涩、看不懂,而且书本身确实很厚。看过才发觉,其实不难的。虽然语言上有点仿古,有些生僻词汇,但毕竟故事吸引人,顺着剧情发展也就读下来了。《沙丘》是美国作家Frank Herbert于1965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小说一问世就倍受欢迎,获誉为史上最伟大的科幻小说之一,多次成为科幻类别的畅销书,曾荣获1965年的星云奖,下一年又获得雨果奖。此后Herbert又创作了五部,构建出一个庞大的“沙丘宇宙”。
总得来说,《沙丘》作为这个系列的第一部,是个不错的开端。单独看是个完整的故事,同时又为后续发展留有悬念。不过可能是我自己不太偏爱科幻题材,所以整体上并没有很吸引我。相比之下,我更愿意选择去电影院体验。而且维伦纽瓦的这版我非常喜欢,大量的实景拍摄,尤其是约旦至美的沙漠,不但呈现出书中营造的荒凉氛围,同时保有维导强烈的个人风格,像是看了一部“银翼杀手版”的《星球大战》。影片中的沙丘城市很像他《宿敌》里的多伦多,泛黄的色调,灰蒙蒙的,有一种生理上的压抑感。同时配合着汉斯季默的配乐,视听享受对我而言远远超过文字体验。
所以之后我可能不太会再买原版小说了,但一定会去看维导的电影。
 
第四本
The Woman in the Window
By A. J. Finn
 
05942063-86EF-47A1-8B85-6DDB9C8414ED.jpeg


一本在Goodreads很火的悬疑小说,60万人打出3.95的高分。加之我最爱的AA挑中了这个电影本子,上映前火速买来读。
独居在一栋大房子里的女人,从不出门,每天除了看希区柯克的电影、跟死去的亲人对话,就是透过窗户观察邻里举动。一次偶然,她目睹了发生在对面邻居家的一桩凶杀案,果断报警之后真相却出人意料。而她死去的亲人又曾经发生过什么,不断提及的希区柯克名作《蝴蝶梦》又在暗示什么。
小说还挺不错的,时间在过去和现在反复跳跃,悬念感营造得很到位。但电影拍了个啥,剧情改得像“马上要交作业”,简直可惜了这么好的卡司。AA最近几年很爱接这种精神状况不稳定的大女主戏,也真的太适合她。希望她早日拿到小金人,不过靠这部是没可能的。
 
第五本
The Fault in Our Stars
By John Green
 
6F742BDB-FE70-411A-A139-04D824BEF57E.jpeg


这本在Goodreads上评分更高,有三百多万人打出4.19分,可以称得上精品了。小说发表于2012年1月,并于2014年由FOX改编成电影,电影当年非常卖座(投资12 million,票房307 million)。但我买书之前是不知道有电影的,看书时就觉得和去年那部《送你一朵小红花》有点像,越看越像,完全一样的故事框架。
《The Fault in Our Stars》故事主角是个十几岁的女孩,患有癌症,性格内向,不爱出门。为了拓展她的社交圈妈妈就给她报了一个癌症互助小组,在那里她结识了男主。男主阳光帅气、很受欢迎,看不出任何癌症患者的病态。二人不打不相识,然后互有好感。《送你一朵小红花》是把主角的性别倒换了,人设几乎一样;之后《The Fault in Our Stars》是去阿姆斯特丹旅行,起因是女孩最爱的一本书的作者在阿姆斯特丹,这本书并未写完,她想亲自去问问故事结局,《送你一朵小红花》去的是新疆,原因好像是发现了反复梦见的一个湖在新疆;又都是在出发之前,主角病发但无大碍,几经波折得以成行;也都是回来之后阳光可爱的配角病发去世;除此之外,连主角的家庭配置都一样,父母感情很好,有点幽默,妈妈非常支持孩子等等。我觉得这已经不能算巧合了,就去查了一下,还真有相关涉嫌抄袭的新闻和网友讨论,不过貌似福克斯和迪士尼并没有起诉。
之后我又把原版电影找出来看了看,也不错但感觉没有书好。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虽说是青春文学,但两个主角的性格刻画很丰满,看到结局我都哭了(嗯一个三十多岁的老阿姨还会为青春文学掉眼泪也是很难得了)。而且甜蜜的外壳包裹住生死,作者在轻松戏谑间与书迷探讨如何在已知生命进度条的情况下,保持乐观与坚韧;以及在已知挚爱之人即将离世时,如何战胜恐惧——后者或许更难。很不错,语言也很简单,推荐阅读。
 
第六本
The Lover
By Marguerite Duras
 
8129CD1E-D31D-45A3-8666-3509CABABB0C.jpeg


结合梁家辉的电影一起看的,电影改编得很好,原作的神韵几乎都保留下来了。这本语言风格和前文提到的《朗读者》、《带小狗的女人》,以及我去年读的《洛丽塔》很相似,从情节上这本更像《洛丽塔》。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并不是很喜欢这本。也可能是阅读期间有点浮躁吧,没有好好看进去,等过几年再拿出来看看。剧情很多人都知道,不再赘述。
     光影和文字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对所有生活可能性的想象。对我而言,我两者都爱,但若二选其一,我会选择文字。光影是他人在文字基础上加工出来的故事,而我更愿把加工的过程留给自己。
 
第四章 童话·死亡
这一章的故事都与孩子有关,但并非每个都有幸福的结局。共六本
第一本
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By Anthony Doerr
 
44B3D12A-C817-40B1-8C46-F8D45A00DBBA.jpeg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是一部谍战戏!讲述了二战期间,发生在一个法国女孩和一个德国男孩之间的故事。Werner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煤矿小镇,自幼父母双亡,和妹妹在孤儿院相依为命。一次偶然的机会,Werner捡到一台坏掉的收音机,他拿回去反复琢磨,居然被他修好了。从此Werner成了远近闻名的修理收音机的小能手,可这项技能却拖拽着他的命运离战场越来越近。故事的另外一个主角是远在巴黎的盲人女孩Marie -Laure。Marie -Laure的爸爸在国家历史博物馆上班。德国侵略的炮火响起,巴黎居民纷纷逃难,爸爸也带着Marie -Laure去投奔乡下的亲人。只是Marie -Laure并不知晓,此时爸爸身上还负着一项博物馆托付他的重要使命。这个故事的悬疑性非常强,环环相扣,很有意思。我不再剧透了,大家一定要找来读读。
       《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初版于2014年,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纽约时报最受欢迎小说等荣誉。中文版也在2015年出版,叫《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文风和《莫斯科绅士》很像,精神内核也很像,都是在动荡中寻求温暖。文字质朴自然,蕴含着饱满的深情,看的过程中很是感动。总而言之,是一本很不错的战争题材小说。它会让你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但同时也让你相信美好的存在,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安稳平淡。
 
第二本
Nothing to See Here
By Kevin Wilson
 
0799C7FF-4D97-4747-8AB4-1D858582CA74.jpeg


女主Lillian生活不能更糟了,超市收银,二十八岁还住在母亲的阁楼,换着一些自己都觉得配不上自己的男朋友。她有个书信往来的好友——Madison,Madison的人生完全是Lillian的反义词——出身优越,长相出挑,丈夫还是个参议员。
她们二人的人生最初是在一所女子学校发生交集,之后各奔东西,这么多年偶尔写写信,但也只提些不疼不痒的生活琐事,谈不上多亲密。忽然有一次Madison 信中极力邀请Lillian 去她家做客,说有一份适合她的工作并开出不菲的薪资,只是没说是什么工作。对周遭毫无留恋,Lillian一分钟都没犹豫就出发了。到了之后才得知,只是照顾Madison的一对双胞胎。照顾孩子为什么要这么神秘?又为什么开出这么高的报酬?几天之后Lillian终于得知了其中原委:这对双胞胎会着火。
当时买这个本书的时候老公问我,这书讲啥的。
我说,会着火的小孩。
嗯?他黑人问号,你怎么会买这种书,不是你喜欢的风格啊。
但是,会着火的小孩哎,你不好奇吗。哈哈。
还是很有意思的,又偏口语化,读起来没有任何难度。我大概两天就翻完了,结局也满是温情,这里就不剧透了。看惯了大部头偶尔也可以童真一下。
 
第三本
Lord of the Flies
By William Golding
 
519E8561-044C-4D98-A6C0-7E91C9BE8287.jpeg


《蝇王》是英国诺贝尔文学奖戈丁在1954年发表的一部小说,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虽已是七十多年过去,但现在我依然能在书店的显眼位置找到它,并排摆放的还有《动物农场》和《1984》。
故事设定在某次核战爆发之后,一架飞机坠落荒岛,机上的成人都死了,只有一些孩子幸存了下来。大的不过12岁,小的只有6岁。一群孩子从最初的的互相协作,慢慢产生分歧,是要继续看护求救火把,还是彻底放弃希望,转为打猎饱腹。理念的不同导致矛盾愈演愈烈,最后的走向也完全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蝇王》是一本人性寓言小说,同时带着浓重的政治色彩,这和戈丁的创作背景密不可分。戈丁本人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二战爆发之前,他是一名老师。战争之后他便提笔发表了这样一部小说,试图用一个架空的场景作实验,而实验样本是一群天真无邪、没被社会浸染过的孩子,探讨人性的底层色彩,反思战争。但结局却让人脊背发凉,不禁感叹人性是否“本恶”。我看完是能感受到作者的绝望的,似乎无论他怎么演算,依然无解,结局都是一样的——人类注定要自我毁灭。
小说很短,语言也不难,加之故事性极强,如果想找一本英文原版名著阅读,这绝对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后半段,说是惊悚小说也不为过了。但对我个人而言,我不是很喜欢这种题材,可能是跟我年纪渐长有关吧,类似探讨已经不太能挑逗我的神经了。
 
第四本
Hyperbole and a Half
By Allie Brosh
 
F12BF6AD-4887-4B00-B737-780107E56C42.jpeg


这是比尔·盖茨去年书单中推荐的一本漫画,我想说真的太太太搞笑了!
没什么特别的主题,就是记录一些自己的生活日常和小时候的糗事。比如小时候如何跟妈妈斗智斗勇偷吃掉一整个蛋糕,又比如她家智商堪忧的狗子干了哪些蠢事等等。画风有点奇奇怪怪,但又好好笑。封面上右边那位就是作者本人了,看着像一只鱼,呆萌到不行,左边是她家的傻狗子。
除了这些温馨搞笑的,也有一些让人心疼的章节。作者本人是抑郁症患者,她用漫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看得让人难过。例如有时候她会无法产生情感,如果周围的人此刻鼓励她振作,她用了一个比方描述自己的感受:你跟朋友说我的鱼死了。朋友非常体贴,说,别担心我会帮你找到的,你还记得它们是什么时候丢的吗。如此反复。朋友还不断劝你振作,鱼一定能找到。可她是想说鱼死了。
透过这些画能看出作者是个又善良又搞笑又很让人心疼的女孩,也让我大概知道了抑郁症患者的感受,虽不算什么感同身受。在看自我否定那一段时,真的好想哭,也很想抱抱她。
超喜欢这本,一定要买来看看!文字也很简单,大概一天就能翻完。
 
第五本
The Lying Life of Adults
By Elena Ferrante
 
754092FE-96FD-4830-A840-391E7C710299.jpeg


有没有“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书迷,Elena Ferrante出新书啦,就是这本《成人的谎言》。
同样是发生在那不勒斯的故事,这次只有一个女孩。一样有和原生家庭的纠葛,一样有爱情,我觉得稍逊于“那不勒斯四部曲”,但还是很精彩。每次看Elena Ferrante的故事,总会很奇妙地找到自己成长的影子。或许是意大利和中国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更重视家庭,成员间羁绊太深。也或许只是因为Elena Ferrante就有这种挖掘女孩子最深层思绪的魔力。据说Netflix已经买了这本的版权了,期待一下电视剧。
 
第六本
小毛驴与我
作者 希梅内斯
译者 林为正
 
4442DFCD-8C1D-4910-9545-4B9913A635C4.jpeg


希梅内斯是西班牙著名诗人,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本《小毛驴与我》其实是本儿童读物,讲述暮年的诗人和他一头名叫“普儿”的小毛驴之间温馨的故事。普儿性格温顺乖巧,爱吃葡萄,爱在月色下玩水,也爱和小朋友们赛跑。
文字间流淌着诗意,字里行间尽是爱与温情。好美啊。和《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比起来,我更爱这一本。可惜最后普儿死了,萦绕在我心头的哀伤好几天都没有消散。
      诗人跟孩子聊死亡,孩子在战场思念家,戳破王子与公主粉红泡泡的童话并不那么美。但真实从来不会吓坏孩子,谎言才会。
 
       好啦,今年看的二十八本书全部盘点完毕。读到此处的你若是因为我的解析对某本书感兴趣,那我可真的是太高兴了。
       看完《金雀花王朝》的某天清晨,我忽然意识到,除却母语,我们从小到大接触最多的便是英文了。可学了这么多年,看了这么多英文电影、书籍,我却对英国这么重要的一段历史一所无知,那这世上又有多少我此生无从察觉自己不知道的事。想到这里不免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恐惧,感觉自己老得太快,可聪明得太慢。这种恐慌的情绪一直伴随了我好一阵子,直到有一天和我老公聊天我才忽然明白:这个世界太残酷,残酷到无论你做什么它都无动于衷,你的存在就是这样毫不重要;但正是因为这份“无动于衷”,又让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它宽容着任何人的特立独行或碌碌无为。大好人生,何须在意他人,自私地爱自己不是很好嘛。我想这可能就是我2021年最大的收获吧,如果学会“自私”也算收获的话。
 
PS,当年作文课被老师撵出来之后,我说什么都不要再去了。班主任问我,那你想去哪个班。我说的是不是二胡我不记得了,但也不重要,因为班主任后来让我去了数学班。年仅十岁的我究竟哪块骨骼疑似清奇,害得班主任误以为我是“可塑之才”我不知道,但我相信,若恩师见我今日之不学无术,定要后悔当初没有让我学二胡,好歹也算一门手艺。
 
 
 
 
 
已邀请:

哒小鸣 - 拥有单一功能审美原则的搭配机器人

赞同来自: 朔风


我最喜欢你第三部分”光影文字“和第四部分“童话死亡”,每本都好种草!

一一叮咚

赞同来自: 朔风


很棒,谢谢你给我们提供的阅读体验,让我们可以按图索骥,新的一年也要激励自己多读书。。我也喜欢第二部分文学向的,每部分名字都取得很有意境

嘟嘟Do

赞同来自: 朔风


太棒了,书评真是赏心悦目,行文很流畅,整理汇总也是一项大工程吧!而且好佩服你阅读的这份专注和恒心!

笑笑999

赞同来自:


小姐姐你是老师吗?好奇你是什么工作的。竟然耐心读了这么多中文和英文书。佩服!

流水清茶 - 爱臭美的小个子

赞同来自:


芜湖…………是大呼厉害的程度了!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英文名居然这么简单的,不过老实说,如果看到书名是大大的教育,我可能会连翻开这本书的 欲望都没有。
金雀花王朝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我还没有买回来,呜呜,实在有点不好意思。
嗯嗯,我最近有一种,害怕打开一本新的书的感觉,我在重温三体,也只看我看过的第一本,看叶文洁的那些经历,而不是去看我没有看过的第三本。不知道是不是害怕自己看不完一本新书的怯懦,一直在翻旧书,说好的看书,也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哎。

朔风

赞同来自:


感兴趣的仔细看了下,但很佩服你看了这么多书,向你学习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